小桥流水碧云天,稻里黄花鸭声细。夏日时节,走进三穗县台烈镇台烈村,只见天际晴朗,碧空无云,树木掩映下的农舍,养鸭人扛着农具走向绿色的田野,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的美丽乡村图景。
在一处“稻+鸭”生态循环综合种养农田边,养鸭大户张家云头顶斗笠在牧鸭,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:“鸭苗由政府免费送,养殖技术有保障,如今养着50多只三穗鸭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
张家云是台烈村转水组村民,一辈子以养殖本地特产三穗鸭为生,是传统的“鸭客”,曾经有过一段“辉煌”的养鸭发家史。后来,因为养殖技术不过关,加上外来鸭品种的“入侵”,使传统的三穗鸭养殖一度陷入窘境,张家云也有过放弃养殖三穗鸭外出务工的念头,只是年纪大了没有成行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人因鸭而富,却因技而穷。2014年,张家云因缺乏技术被纳入贫困人口重点帮扶。
近年来,台烈镇大力实施12个特色优势产业,大力推广三穗鸭养殖。
据了解,三穗鸭是中国四大名鸭之一,起源于三穗县,有600多年的养殖历史,以其性成熟早、产蛋多、肉质细嫩、味美鲜香、具有野鸭风味等而闻名。2013年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三穗鸭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,“三穗鸭”正式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亮相全国。
为推进三穗鸭产业规模化发展,今年,台烈镇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契机,以“政府统建、资产租赁”方式在台烈镇颇洞村实施用地面积28亩的三穗鸭笼养项目。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约890万元,可带动30名以上群众务工。
与此同时,台烈镇每年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,以“党支部+企业+农户”模式实施到户鸭项目,在全镇9个中心村因地制宜实施“稻+鸭”“稻+鸭+鱼”多种生态种养,多渠道助力百姓增收致富。
全产业链发展和科技创新赋予了三穗鸭产业无限的活力,三穗鸭的养殖模式和科技进步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。如今,三穗鸭已经飞出大山,煽动起了一股“鸭旋风”,为群众孵出来真金白银。
“再有1个多月鸭子就可以出栏了,等这批鸭子卖完,我打算明年扩大养殖规模。”面对未来,张家云信心满满地说。
通讯员 潘宗旭
编辑 杨廷雪
二审 邰萍
三审 欧忠海
标签:
08-03 15:04:28
08-03 14:26:00
08-03 13:46:54
08-03 12:49:57
08-03 12:11:24
08-03 11:31:58